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涪昭连线补“短板” 产业共兴促发展-环球观点

来源:话骨绵掌 发布时间:2023-05-25 15:13:34

自2012年开始,绵阳与阿坝州红原、壤塘两县结对帮扶;2016年,涪城区与凉山州昭觉县、江油市与布拖县结对帮扶。

多年来,我市坚持将对口帮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尽绵阳所能,为四地所需,深化产业共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直播绵阳开设“情谊绵长”专栏,关注对口帮扶“金种子”结出的“金果果”。


【资料图】

“绵阳技术”支撑 培育精品项目

凉山州昭觉县素有养殖传统,昭觉肉鸡等特产更是远近闻名。但长期以来,当地没有实现规模化养殖,无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畜牧专业人才,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工作队队员杨祥刚,在两年时间里,跑遍了当地42家农牧合作社、78家大型养殖场、50家养殖大户,找到了难以规模化养殖的“症结”所在。

杨祥刚——

对防疫不重视,导致养殖的存活率不高。我们就决定把绵阳涪城的养殖技术复制过来,带动当地搞规模化养殖。

2021年,工作队从绵阳引进一家长期从事规模化养殖的企业,与昭觉县农文旅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了昭觉当地第一个规模化养殖产业项目——昭觉县“肉鸡+芦笋”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

在“绵阳技术”的支撑下,该项目一举突破高原高寒地区肉鸡规模化养殖技术难题,第一批试养肉鸡出栏率在90%以上。

当前,项目首批建成的普提试验示范基地肉鸡养殖规模为2万余只,其雇佣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村民。

昭觉县城北镇普提村村民 瓦拉其波——

我和妻子女儿都在这里做工,一年能挣到9万块钱,这是以前收入的3倍以上。现在日子好过了,家里富裕了,娃娃也买了汽车,很高兴。

下一步,该项目计划打造无残留、零排放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肉鸡养殖规模预计超10万只。

项目企业还将推行“三统一保”发展模式——统一鸡苗、统一技术、统一防疫、保价回收,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养殖,降低养殖风险,保证收益。

标准化园区发展壮大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寻找合适的项目、建设标准化园区、深化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多年来,绵阳涪城对口帮扶的思路十分清晰。

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园区于2018年动工建设,以设施蔬菜种植+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2022年,园区蔬菜产量达18000余吨、总产值5400余万元,有力地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昭觉县虹谷拉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孟祥永——

除了雇佣周边村民在园区工作,我们还流转了800亩土地,村民每一年都会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和分红。同时,我们还对当地的集体企业自主栽培给予技术支持,并保证销售渠道。

产业支持是对口帮扶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绵阳涪城区每年60%的帮扶资金,都用于昭觉的产业发展,通过“市场主体、政府主导、融合发展”,带动昭觉农业逐步专业化、规模化,深化产业共兴。

自2021年以来,涪城区已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5个、协助招引3家企业,每年带动当地农户就业1000余人,人均年增收2.6万余元。

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工作队项目组组长 杨怀志——

在项目选择上,我们精准锁定适合昭觉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进行帮扶;

在项目建设上,我们把园区化标准带到昭觉,提升昭觉产业的发展质量;

在联农带农上,我们采取村企联营等多种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和老百姓的致富增收,实现帮扶产业输血变造血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记者手札:

在驻扎昭觉县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晰感受到绵阳涪城的帮扶队员们倾尽所能为当地谋发展的决心。

他们克服高寒高原山区的恶劣气候条件,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帮助当地把蔬菜瓜果、牲畜家禽都渐渐做成了“适合昭觉发展”的特色产业。

当一个个产业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昭觉群众的腰包也就渐渐鼓了起来,涪城、昭觉两地共兴发展后劲十足。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谢斌 吴柯君

责编:曾秀云

校对:陈天罡

上一篇:

环球视讯!重庆一农业执法人员当街持菜刀伤人,伤者家人:施暴者仍正常上班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